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档案馆 > 萃英记忆>校友记忆

【萃英记忆】许鹏飞:“一制三化四平台”的萃英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30   字体大小T|T

       时间:2016年10月9日15:00

       地点: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执行院长办公室

       人物:许鹏飞

       访谈人:齐笑婕

       文字整理:胡一舟(2014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志愿者)

       文字编辑:齐笑婕(2014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志愿者)

       文字审定:陈文江 陈闻歌

        访:许院长,您好!您是萃英学院的现任执行院长,也是萃英学院元老级的人物。所以希望您谈谈您与萃英学院的故事,作为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建设发展的宝贵资料长期保存。今天专门来采访您,向您提几个问题。

        许:不敢说元老,是经历者与见证者。很乐意与大家分享探讨。

“萃英计划”的缘起

        访:萃英学院作为兰大拔尖学生培养的试点学院,想请您谈谈萃英学院建立之初,学校进行了哪些筹备?

        许:因“钱学森之问”,中组部与教育部提出了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最初名字叫“珠峰计划”),这个计划开始于2009年。第一批进入计划的有11所高校,其中有北大、清华,川大等。计划执行不到一年的时间,教育部根据中组部的意见和国内部分优秀高校的强烈意愿,于2010年启动了第二批计划。第二批共有8所高校进入计划,其中就包括我们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于2010年8月20日专门成立了萃英学院来实施此计划。高校能否入选实施此计划,主要依据学校在基础学科方面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综合考察了学校以往的人才培养情况确定的。兰州大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有目共睹,如恢复高考后本科就读兰大的院士,获得“杰青”(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才数量,在全国排名均在前九位。中组部最后确定了19所高校进入“拔尖计划”,兰州大学实至名归。

       访:其实兰大也是靠实力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并非仅仅是地域优势。

       许:是的,实力是根本,是最重要的。当时,记得很清楚,这个计划在申请的时候,通知答辩。申请加入“拔尖计划”培养高校时,有几点要求,一是要答辩,二是要准备学校以前的人才培养情况,三是具体准备怎么实施这个计划?未来打算是什么?时任副校长安黎哲分管本科教学工作,但答辩时恰巧安校长去香港开会,我们向周(绪红)校长汇报了情况,周校长痛快地说“我去答辩”,所以答辩的重任就落在周校长身上。说来凑巧,当时,周校长和我都申请了甘肃省的科研奖励计划,周校长申请的是“科技进步奖”,我申请的是“自然科学奖”,同一天答辩,和“拔尖计划”的答辩时间也在同一天。经科技处张迎梅处长跟省科技厅协商,把周校长和我的答辩提到最前面,省上科技奖励计划答辩完我们就赶去“拔尖计划”的答辩现场。在去机场的路上,周校长与我探讨了答辩细节和PPT。下午,周校长在清华大学参加答辩,答辩的效果很不错,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因此顺利地加入到第二批的计划中。此次答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周校长的思维清晰,讲解感人,也是唯一一个参加答辩的高校校长(其他学校均是分管副校长)。可喜的是,当年兰大顺利进入第二批实施高校行列;周校长与我也获得了各自的一等奖(2010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批加入计划的8所高校中,除了咱们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以外,其他高校批准的指标数比较少,每所学校20人,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批了40人。人数与经费直接挂钩,当年每个名额每年支持10万元,计划按照一届40人,招满4年,总共160人计算,国家一年支持我校的“拔尖计划”经费为1600万,这是对兰州大学这些年来的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的肯定,这项经费也对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这是萃英学院建院之初的一些情况。

        访:那老师您怎样看待这样一个人才培养计划?

        许:在我看来,这样的计划在高校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把部分优秀且有志向的同学培养成为希望成为的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也是分类培养的理念。兰大也确实这样做了。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计划,学校专门成立了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当时我在教务处。从2010年萃英学院成立到现在,已毕业了三届学生,总体来看培养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逐渐突显。希望萃英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作为试验田,一个创新的试验区。“试验”什么呢?就是怎么样来分层分类培养,实施这样一个“拔尖计划”,或者是高水平学生到底该怎么培养?希望能够对本科生人才培养有个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访:萃英学院作为拔尖计划在兰大的试验田,在成立之初,校领导给了怎样的定位?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定位的?

        许:国家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定位和期望比较高,是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当时在周绪红校长、安黎哲副校长主持下,召开了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讨论会,确定: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的定位是校园里的“特区”,是兰州大学探索本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的荣誉学院;是拔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区。希望进入计划的学生能通过4年本科学习与努力,通过兰州大学的培养,跟随名师,或者接受名师的指导,踏入科学的最高学府或殿堂,成为在未来基础学科领域里的领军人才。

        访:就是说“成为基础学科领军人才”就是最初的定位?

        许:对。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未来若干年后,在他从事的相关领域里成为领军人才,这是国家的定位。经过这几年到现在,六年的建设,其实我们(兰州大学)应该做的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要依据兰州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国家实施的是数、理、化、生和计算机,我们主要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方向的基础学科(当时依据各学科的培养能力),所以主要设置了四个理科专业的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学科设置主要是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有些高校只设立了两个学科;我们设立了四个理科学科,增加了一个“人文萃英班”,“人文班”在全国只有我们设立了,一是希望在人文学科方向也为未来若干年以后培养一批大师级的人物;二是希望能加强文理交融,提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人文素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带动整个学院的文化氛围等等。事实证明,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而且效果还是不错。

        访:那“萃英学院”的定位是学校自己确定的,还是国家有一个标准的定位,然后各个学校去依各自特色去发展?

        许:这个定位国家在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时是已有定位的,是有想法的,最早这个计划叫“珠峰计划”,目标是若干年之后,计划培养的学生能拿“诺贝尔奖”,所以定位是很高的,每所学校根据本校各自实际情况,培养在未来各个学科领域成为杰出的领军人才,是这样的一个定位。最早,张稳刚与龙瑞军院长在创院初期做了大量工作,杜生一、徐鹏彬、马树超、赵春晖、方艳、傅丽萍等同志贡献了智慧;现在,可以看到学院有院徽,颜色是“兰大”的“蓝”,承袭了兰大的传统;另外,院徽中间是兰州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积石堂),上端是一个哥特式建筑的尖塔,这正是这个计划培养拔尖学生的目标方法;几个台阶,未来成为拔尖人才。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也制定了萃英学院的院训——“我有世界,世界有我”。这些都是他们具体做的。

不断创新选拔和培养模式

        访:自萃英学院成立到现在也有6年的时间了,您对萃英学院自2010年以来的发展有怎样的评价?

        许:叶圣陶先生形象地比喻,“人才的培养是农业不是工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付出与辛勤的浇灌。萃英学院从2010年发展到现在,相对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了很多的修订和优化,也对遴选学生的模式进行了反复的探索。有从一年级结束选拔的学生、也尝试过从高考完入校即选拔、基地班选拔完从基地班学生中再选出等,综合评估了不同阶段选拔的学生的潜力和培养成效,发现从一年级结束后选出的学生更符合拔尖计划的培养目标,更适应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选得相对比较准一些,真正把一些有志趣的、而不仅仅是成绩好、而且在基础学科的领域能展露头角的学生选出来了。因为从高考的环境里选主要是看成绩,有些同学可能不太适应大学的生活,最后就感觉没有那么优秀,培养成效也没有那么好。我们在选拔的过程中做了一些调整,注重学生的兴趣,也就是学生确实适不适合,是否学有余力非常重要!另外,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也特别高,其实,英语对学生日后专业提升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多次给学生强调的,英语是专业能力提升的加速器,英语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利器。到国际舞台上要进行表演,要施展你的才华,你的英语能力如果没有达到,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对英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然,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访:对,因为之前听到有人评价说萃英学院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理论性特别强,操作性比较弱,是否这个模式也存在问题?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许:其实,这就是与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选拔机制相关。一是这些学生都比较优秀,相对来说都比较自我,所以萃英学院强化了素质教育,要从德、智、体、美、劳、群、乐--“七字育人观”上下功夫,进行全人培养。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强化了几个方面——劳、群、乐。德、智、体、美大家都知道;“劳育”,就是劳作教育,怎么样尊重个体劳动?其实我们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这是尊重智力的劳动,这个大家相对容易理解;劳动创造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离不开劳动;要尊重一线的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这种情感我们要培育。比如,观云楼八楼的日常卫生打扫,都是萃英学院的学生自己在做;还有一些社会公益劳动等劳作教育。“群育”是指学生的情商提升,在团队里如何与他人相处,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作用?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很多研究和工作都需要团队协作,需要通力合作做好一件事情,那么团队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采取很多种形式进行“群育”教育来培养团队协作。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年组织的爬山比赛,是以七个人或者四个人组成小组,你这一个组整体上去排在前面才算赢,而某一个人先爬上去不算赢。 “乐育”,就是培养学生乐观地面对挫折、失败,好多学生现在输不起!现在研究生多了,我也带了这样一位研究生。他上大学是保送的,读研究生也保送到兰州大学,人生最重要的两场大考他都缺席了;读研究生期间特别怕考试,为什么怕考试?因为怕考了没别人考的好!凡是遇到考试就紧张,出虚汗。这是心理上害怕失败,也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所以,乐观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可能这是我们跟其他教育不一样的地方。在这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强化了这几部分内容,萃英学院的学生,除了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140个学时学分,专门有50个学分和学时的培养教育,注重综合素质考察,这里的50个学分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学时学分,这个是不等同的。这50学分中,1学时也可能是1学分。这些学分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在“劳、群、乐”的培养教育。也就是说,学生从萃英学院毕业,修足了培养方案中140学分左右的专业学分,可以拿到兰州大学的“学士学位”;但是要拿到萃英学院的“荣誉学位”,必须有50分综合素质课程教育学分。

       访:就是在培养做学问的同时也培养做人的方面,是么?

       许:对。先把自己定位要做一个普通人。千万不敢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是拯救世界的!只有把每一件普通的事做好,才有可能承担起一些比较大的责任,或者能做一点较大的事情。首先想到自己是个普通人,我们都要吃饭,回家能不能帮爸爸妈妈做顿饭,力所能及的事也学着做。前不久开年级大会时,我问同学们多少人会做饭,女生会做饭的很少,男生就更少了。现在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过度竞争,在“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下,孩子的课堂内外教育层层加码!他们失去了天真的童年。萃英学院就不应当“太把专业当专业”了,从而弱化了最基本的教育。首先,就是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普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这个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通力协作,这样的教育我们现在还需要加强再加强。

        访:就是从萃英(综合素质学分)这方面进行补充么?

        许:这次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50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程以外,还有几个特点。我们的培养理念,一是“厚基础”,二是“宽口径”,三是“重个性”。前两个听起来是矛盾的,既要厚,又要宽;往往有些宽了就深不下去,深了就宽不起来。这次在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尽量做到每个专业总学分不超过140个学分,让学生有留白的时间,就是有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第二个变化,将培养方案分为4个模块,一是“通识与公选课程”模块,包括萃英学院自己设立的一些通识课程,须选修多少学分,从这个模块选择;二是“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每个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比如物理专业,那么物理专业毕业必须融会贯通的是哪些课程?如“四大力学”这些专业基础课,根据这么多年的培养经验,哪些课程是这门学科的核心课程,选定十门左右,由物理学院的专家们反复论证确定“核心课程”。一些学科“核心课程”模块还包括“实验与实践”环节,物理、化学、生物专业都要训练动手能力,要做实验的,通过实验更好地配合专业课的学习;这个模块还有“创新训练”的环节,要求萃英学院的每个学生,必须在萃英学院3年学习期间,都必须主持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国创项目,可以是校创项目,也可以是萃英学院的院创项目,院创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资助。院创项目管理和要求很严格,不是蜻蜓点水地应付差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三年持续完整地完成,要从文献的查阅、项目的设计、申请报告的撰写、实验、结项,一个完整项目流程的训练,对学生来讲,会对科学研究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还有“兴趣选修课程”模块,这个模块的选修课程我们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增加学科前沿和人文素养类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知识体系和培养兴趣。

       访: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

       许:我刚才讲的“厚基础”、“宽口径”,这两者怎样协调统一?其实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是有想法的,一是要“深”,如何深,加强核心课程,打牢基础;二是选修课程模块要“宽”,学生可选择的课程和范围足够广。比如物理(专业)的学生,给我提出了他对数学方面兴趣浓厚,但是目前的课程比较浅,他想修数学院的课程,我说可以啊,所修的数学课程对你来讲,就是选修课。我们把研究生面授的部分课程,也作为他们的选修课程。物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数学院的专业课程,或者化学专业的学生把生物专业的课程,或者生物专业的学生把化学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相关的课程,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当然,我们对选修课也有严格的要求和管理,每名学生要求都是导师制的培养,他有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由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指导,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这里就实现了我们说的“一制三化”中最难的一化,就是个性化培养,也就是“重个性”。每名学生的培养方案都有可能不一样。这才是真正因材施教。

        访:这就是跟之前江隆基校长提过的那个博精专通用型人才的一个承袭么?

        许:对,是一脉相承的。其实萃英学院的工作也是要一批接一批人地干,一代接一代人地接续奋斗,不断地优化。我们现在的一批人也只是一棒。

        这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主要体现的亮点,一是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二是四个模块的设制。还有一个亮点,是我们的考核方式也做了改革,这个为什么要变呢?原因是不少学生太计较一门课程究竟得多少分,部分去国外交流的学生,国外给A+回来到底转多少分,转95还是98?学生因为排名等原因唯分数。所以将核心课程模块保留了0-100分级的,其他模块课程都是以A+、A、B、C、D五级制计分,弱化分数,提升能力,降低过度、过分的竞争。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变化(调整)。

肩负兰大使命的萃英人

         访:萃英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所在,萃英学院的存在对兰大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很多人都对萃英学院有所评价,作为客体评价是一个方面,其实我们也想听一下主体对自身如何评价。

        许:萃英学院肩负的使命,我们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确,这么一批好学生来到萃英学院,我们的使命是要尽全力培养好他们,这也就是责任。对兰州大学来讲,远程的意义是重大的。希望用萃英学院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辐射带动全校的人才培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萃英学院这几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各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兰州大学在未来,会因为萃英学院培养的一批学生为兰州大学立传,这些学生是兰州大学未来的财富,应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更重要的是在探索拔尖学生如何培养方面,给今后的工作有更多的启迪。萃英学院为所有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会持续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注,长期追踪学生的一点一滴,现在在做什么、成长现状,都会跟踪记录。也会汇集、整理这些数据资料,我想会对兰州大学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来修正我们的方案。其实,本科生导师制,三学期制等做法已在学校借鉴推广。

        访:比如说现在可以看到最早的一期学生他们已经被推送到(其他)学校,现在的效果是如何的?

        许:学院目前共有三届毕业(生),差不多每个年级有30%左右的学生出国深造,2010级是第一届,出国深造的相对多一点,总体97%以上都读研究生了。这跟原来的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在我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有1/3的学生去国际名校;有1/3的学生去国内的超一流“985”高校,或中科院高水平的一些研究所;还有1/3为兰州大学输送优质人才,这才是我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几个1/3,有几方面的意义。第一个1/3出国,他们可能会迈入一个相对的“快车道”,因为他们接触的可能是世界顶尖的学校和顶尖的平台与科研导师,有名师指导,他们成才更快;中间这1/3,可能立足于国内的其他一些高校,北大、清华等等,一些名校的导师,也能发挥他们的才能;后面这1/3,其实我更看重,因为兰州大学未来的发展,依赖于一批高水平的师资。研究生现在是学校科研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如果我们能稳住、能留住,既可以充分调动校内高水平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拔尖计划”。当然,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几个1/3也可能要重新划分,最优秀的学生可能也会选择国内超一流高校。

        访:那萃英学院与其他相关学院的关系是?

        许:萃英学院为学生提供了“通识教育”、“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国际交流”与“专业教育”四个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要依托相关学院建设。萃英学院的老师,都是相关专业(学院)的老师。化学萃英班的学生既是萃英学院的学生,也是化学院的学生。物理萃英班的学生既是萃英学院的学生,也是物理学院的学生。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认识,就是物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都认可你物理萃英班的学生也是物理学院的一份子。萃英学院的学生自己也认定是有两个身份的,学生更有归属感。这样才能协同我们相关的专业学院办好萃英学院。

        访:老师,我们聊了很多有关萃英学院的事情,那老师您自己的关于萃英学院的一些故事是否也可以说一说。比如说您在教学中,还有您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有没有自己觉得比较有纪念意义(有意义)的故事?

         许:有纪念意义的确实也谈不上,但是我到萃英学院确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作为一名老师,最希望学生优秀,这是每位老师共同的愿望。能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学生到萃英学院来,交给我们,觉得这是学校对我们的信任,非常荣幸与这样一群优秀的学生为伍,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人才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常常有学生来我办公室聊天,我与学生亦师亦友,学生和我畅所欲言。举几个例子,咱们兰大的物理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非常好的院际合作关系,每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要从咱们萃英班选3名左右的学生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攻读博士学位,并且有全额奖学金。去年选的3名学生,有两人来找我聊,说拿到其他学校的offer,想放弃新加坡国立大学。我用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和所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些情况,还有他想去的那所学校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和他们聊,让学生了解应该如何选择。这些学生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现在都挺好。还有今年毕业的一个名叫丁鼎的学生,是物理专业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先收到了宾州大学的offer,并且已接受了宾大的offer,之后又收到了牛津大学的offer,我们都知道牛津大学世界排名前十,在四五位左右的位置;可能还没有人会拒绝牛津大学的邀请,萃英学院的丁鼎同学拒绝了。他的学业导师半夜给我打电话,希望劝说他能去牛津,这对萃英学院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找丁鼎聊天了解情况,学生讲了两点理由,一是宾州州立大学他未来的导师,在他的学科领域里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与教授有好几份的书信往来,已经答应要去了,再出尔反尔,改去牛津,有失诚信。我听了完全支持他的决定,去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放弃牛津,因为牛津来的晚了。在诚信教育方面,这是一个好的范例。去年也有去芝加哥大学的,包括到美国其他一些名校的。

        访:那么老师您对萃英学院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许:萃英学院经过这六年的建设,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包括观八楼(观云楼第8层)环境氛围整体营造,几任院长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看来,制度体系、外部环境等表面的,相对容易做的其实都做得差不多了,而且颇有成效。现在要做的是需要扎扎实实地把修订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让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尤其是更多的二级教授能参与到“拔尖计划”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其次,如何为学生提供 “一制三化四平台”的教育体系,“一制”是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导师,包括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二是“三化”,一是“小班化”教育,萃英学院每班人数20人左右。还有“国际化”,我们希望让每名学生都有一次出国交流的经历。还有 “个性化”培养,前面强调过如何做好个性化培养以及“四平台”建设,这四个平台要进一步落实,而且要做好。希望我们的学生未来能在基础学科的相关领域大展宏图,做出无愧于兰州大学培养,无愧于国家支持的一些成绩来。希望他们能为兰州大学增光添彩,这也是我最大的期待。

        访:谢谢您!

【人物简介】

         许鹏飞,男,汉族,1964年10月生,陕西省乾县人。中共党员,萃英二级教授。现任兰州大学校长助理。

         1987、1994、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分获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9年11月至2001年7月在台湾中兴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1月至2003年7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客座研究员,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教授。

          2001-2009年期间,先后任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兼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9年6月任兰州大学教务处处长;2015年5月任兰州大学萃英学院执行院长;2018年4月任兰州大学科技处处长,2018年10月任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5月任校长助理。

         长期从事有机合成与不对称催化方面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在Acc. Chem. Res., JACS,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Chem. Eur. J., Org. Lett.等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在Wiley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Catalytic Cascade Reaction”。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国企委托项目等20余项。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第一完成人于2010年(自然)、2014年(科技进步)与2019年(自然)分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度获兰州大学师德标兵,陇原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度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度获兰州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