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2月27日10:30
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魏世恩住宅
人物:魏世恩
访谈人:王秋林 阎军
拍摄:红叶 阎军
文稿摘录整理:魏世恩
王:魏先生,您好。今天我们专门来听您讲述有关您对兰大的记忆。
魏:好的。我是1931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55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去大西北的兰州大学工作,培养建设人才。在甘肃,兰大是最高学府,在西北乃至全国,兰大也颇有名气。它贵在艰苦朴素、励志奋进。我们这一届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是从不同专业分配到兰大经济系的,共六人,我是单独来兰大报到的。报到后,被领到一字楼的单身宿舍住下。几天后,经济系安排我担任政治经济学专业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讲授。这门课,原先仅李明忠教授一人讲授,现在又增加一人。
重视理论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1956年,我开始在1954年入学的班级担任农业经济学课,讲授、课堂讨论、实习都在内,后来的班级就这样连续下去。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先从了解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内涵与要求开始,教好农业经济学课程。我过去在人民大学虽学过政治经济学,但那是初步的,要从理论上理解深一些,最好的方法是读原著,要把三卷《资本论》都读完,并做好笔记。于是计划用三年多时间完成。
但是,自1957年4月至1958年夏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8年8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农村的混淆所有制界限的错误等等,再加上1959年庐山会议上又出现的“反右倾”斗争等运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生产发展。学校的正常秩序也被搞乱了。
1980年代初魏世恩在兰大家中
正值此时,江隆基同志于1959年初调来兰大任校长。他是一位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是老区资深的老教育家。他的到来,受到大家热烈欢迎和衷心爱戴。来校后,他深入群众,了解学校情况,提出“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逐步地把被搞乱的教学秩序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1961年初夏,国家经济生活困难还处于末期,校园里很平静。我才得以借此机会开始阅读《资本论》。《资本论》共三卷、17篇98章。到了1964年冬,读完一、二两卷和第三卷的大半卷。因听说要下乡参加“四清”工作,就先把第三卷下半卷中的“地租”等重要内容看完,因为“地租”内容和农业经济学关系密切。1964年冬,经济系师生都到武威县搞“四清”,《资本论》的学习也就停下来了,未读完的部分后来都做了补读并写了笔记。1965年3月返校后,国内形势愈演愈烈,终于暴发了“文化大革命”,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也就暂搁下来了。
1983年去青海省考察途中(左1为魏世恩)
这场灾难结束后,农业经济学教材的修改又面临新问题。一是综合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部门经济学都面临师资力量单薄问题,兰大的农业经济学教师仅剩我一人;二是迟迟未见兄弟院校新编教材,更谈不上全国统编教材的出版。为了适应77级、78级、进修班的需要,我自编了两本农业经济学教材。为了暂时回避敏感的问题,只好增加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内容。
但换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前一段理论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后来才能兼教经济政策、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原著、区域经济等课程和讲座。当然,课时也不多。
西北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1983年8月15日,胡耀邦同志在一次关于西北开发问题讲话中说过:西北(一)地域辽阔;(二)人烟稀少;(三)资源丰富。怎么开发?我们讲低点,没有三十年不行。整个大西北,将是在二十一世纪把我国建成第一流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有希望、尚待开发地区。由于历史、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原因,广大地区还处于低度和初级商品化、社会化阶段。为此,还必须重新认识西北的优势和劣势,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争取创造出好成绩。
1985 年秋兰大西北所学术讨论会(右1为魏世恩)
作为甘肃最高学府的兰州大学,对西北开发问题,在人才、资料、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许多同志也能在这个浪潮中,尽其所能,作出贡献。那时,我在兰大已近三十年,对研究开发西北问题,也怀有期望。二十多年来,带领同学下乡下厂到基层实习、调查共68次,每年逗留时间大约两个月,收集了许多科研资料,情况比较了解。还参加过多项课题,获得良好成果。
1984年,兰大组建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西北所)时,我调到该所工作。当时,胡之德校长兼任所长,我任副所长。后来赵松龄又任兼职副所长。
在西北所这几年中,感到最紧张、最有收获的课题研究是,1984年12月,陕、甘、宁、青、新五省(自治区)和西安市成立西北地区科技合作委员会,协作开展《西北地区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代号“8412”)项目研究。该项目受到国家科委大力支持,并列为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范若炎(时任甘肃省科委副主任),课题组长胡之德(时任兰州大学校长),日常工作委托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负责。我任课题总报告组组长,并任课题组组长助理。
1985年魏世恩(中)向西北地区科技合作委员会汇报课题进展
在胡之德校长领导下,经全组同志同心协力,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竭尽心力完成了任务。总报告的中心部分由我执笔。1988年7月5日,“8412”课题通过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列入国家科委软科学项目,在当年155个项目中,评分列第28名。
人民日报(登载两次)、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西部开发报、甘肃日报、兰州晚报先后报导了《西北地区2000年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组建、研究、完成、验收和社会效应;报导和表扬了兰州大学及其西北所对西北开发所做的成绩。
自1984年至1989年的六年中,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在校长兼所长胡之德教授领导下,先后完成三十多个部级、省级科研项目,产生了470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其中有十多项获国家部级科研成果奖,为我国西北开发与地区经济振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前一段工作体会的发言:(以下是主要内容)
一、坚持走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道路
过去,高校科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按单一学科进行。在科研与教学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校为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自愿结合、联合攻关为宗旨,成立了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了科研周期,提高了科研水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西北所为龙头,以各系科研力量为后盾,联合攻关,完成了对西北开发建设有较高价值的综合性科技项目三十多项,其中有不少获奖,有不少收到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西北所的实践证明,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方向,它有很大的灵活性与优越性,是一种先进的科研组织方式,它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乃至西北各省的科技能力提供了一种适宜与可行的方法。例如,我们最近完成的国家级大型软科学课题——《西北五省区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就是联合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有关的科研力量,近500多名专家学者来参加,用了三年多时间完成,并通过国家评审验收,最近已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联合攻关取得的又一项成果。
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面向西北实际,致力开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几年来,我们改变了过去高校科研工作以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以撰写理论论文为主要方式的科研形式,致力于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西北地区经济开发服务。我们采取了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发现课题,提供技术的方式。科研人员经常深入西北各地区、州县,解决当地提出的实际问题,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收到显著的成果。
三、“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改革科研体制,为搞活科研提供保障。
打破封闭的高校科研体制,畅通校内外人才交流,是加强科研队伍力量,增强科研实力的又一措施。西北所对科研人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办法,所内人员可以在本校及校外兼职,外系、校外的人员可以聘请为本所兼职研究人员。几年来,西北所聘请了包括西北、西南、北京等地的各类兼职人员100多人,大大扩大了联系面。借助社会力量,增强了自身科研实力。
四、以改革促发展,向建立全新的、有独特风格的科研模式迈出更大的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几年来,我们在建立科研体制的目标模式上作了大胆的尝试,基本形成了自己以开发西北为立足点,以灵活多样的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为主要科研方式,以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为特色的科研新模式。1987年以来,我们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作为学校独立核算单位(不包括工资),打破大锅饭,多劳多得,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着重加强经营意识,主动到社会上去争取课题与经费,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科研道路。(原载《甘肃社联通讯》1988年第5期,省报刊登记证3011号,第20—22页。)
王:听您讲述,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也感到很高兴。
请您再谈谈何时何故离开兰大,以及在新单位做出的新成绩。
魏:因家母年迈体弱多病,想回家乡安度晚年。经组织同意,于1989年调回福建福州,担任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代所长。在福建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结合我国国情与福建省情,重点对东部、中部、西部发展的相互关系与演变历程,以及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发表有《论经济技术梯度转移》《部门投资倾斜与地区投资适度倾斜相结合》《海峡西岸共用第二亚欧大陆桥探索》《拓展跨世纪海峡西岸经贸关系战略》《论闽粤赣毗邻地区的联合》等研究报告,并担任中日专家合作研究的《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前景》中方主编,该著作于1995年出版。
王:非常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经历。也感谢您曾为兰州大学的建设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2008年魏世恩与夫人张安桂参观兰州大学榆中校区
【人物简介】
魏世恩,男,汉族,1931年出生,籍贯福州。中共党员。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农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毕业,分配兰州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校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少数民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畜牧业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委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专家组成员、农业组副组长、甘肃省科委顾问团成员。1989年回闽任福建社科院经济所代所长、福建省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省农林大学兼任教授、福建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