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0月29日
地点:上海海鸥饭店
人物:高岩
访谈人:阎军
摄像:阎军
文字摘录:阎军
文字审定:段小平
阎:高老师您好!今天学校在上海召开兰州大学第二届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大会,非常高兴又见到您。您是山东校友会秘书长,努力为山东校友服务,把山东校友的心连在了一起。这次大会您得了“最佳人气”校友组织奖,可见对学校、校友的感情是十分深的。请谈一下吧!
“兰大精神”对我的影响
高:好的。我于1991年入学,在兰州大学法律系,读了本科,2002年又回到学校读了三年研究生。回想在兰大的时光,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首先,是兰大淳朴的学风。我从高中进入大学,那时候还是小孩,还是挺爱玩的,学期末快考试的时候,我记得老师告诉我们,兰大的考试监考特别严,好在当时学习还算认真,老师也做了考前辅导,结果考得还不错。那时候学校监考特别严,抓到作弊马上公示,记得兰大一分部衡山堂上面有个电子显示器,当时,监考抓到作弊的马上就在公示栏公示出来了。毕业后我进入了高校工作,感受更深。兰大的考风确实是雷厉风行,一旦抓到作弊,马上就公布出来,也不给(作弊学生)做工作的时间。从那次考试之后我就觉得学习是很严肃的事情。也正是这种严厉的考风和淳朴的学风塑造了兰大学生踏实、勤奋的素质,我们兰大人以认真、勤勉的工作态度在社会上践行着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这种踏实、严谨的风格不允许投机取巧,所以现在我们兰大人凭着“兰大精神”在社会上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下来,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其次,我觉得在法律系学习期间,兰大的老师给我印象特别深。第一个是老师的敬业精神。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教我们行政诉讼法的老师,是一位已经退休返聘回来的老师叫袁仕棠,袁老师岁数很大了,应该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老先生讲课非常认真,给我们上课全程站着讲课。有一次老师上课晕倒了,我们班同学把他送到系办公室。老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是因为低血糖晕倒的。我觉得老师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敬业,特别让人感动。袁老师的敬业精神还表现在对学问一丝不苟的态度。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老师思路非常清晰,对细节的把握也很严谨,比如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他都记得特别清楚。第二个特点就是我觉得兰大的老师特别亲切。我们的法律系主任李功国老师、胡小红老师还有其他很多老师对学生都特别平易近人,还有我们当时的书记彭梦池也对我们特别关爱,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的。我们那时候都是十几岁的年龄,初次离开家到兰大,而且基本上都是外地的学生,但在兰大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兰大和兰大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严谨的学风、敬业的态度和对学生真诚的爱。四年的学习生涯,兰大和兰大老师的严谨、敬业的风格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我个人世界观和人格的塑造也有很大帮助。
我的家庭
毕业之后,我和我的爱人(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一起回到他的家乡山东聊城大学工作,当时为了将来的发展,我们觉得还是要到大城市发展,另外在高校,学历是一个硬指标,所以我们决定通过考研的方式提升自己,从此我们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我爱人在1997年又回到了兰大,他是周林彬老师的研究生,2000年毕业后到山东省委党校工作至今。这期间我一直在聊大工作,1999年我们的女儿出生,孩子稍微大些,我就在2002年又回到兰大师从胡小红老师,2005年毕业后到山东建筑大学,一直工作到今天。从2005年我们算是暂时结束这种分居的状况,过了7年相对稳定的生活。2012年,当时山东省响应国家政策向贫困地区和农村派出第一书记,支援落后地区的发展建设,他个人申请经组织安排,被派到临沂一个村里面去挂职第一书记。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回来,但只在济南待了一年,又赶上2016年山东省援藏干部调换,按当时学校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都要报名,然而当时山东省委党校符合报名条件的只有三个人。
阎:条件是什么?
高:三个条件,一个是年龄,再一个是职称,然后还有就是工作表现,基本上就是这样。他三个条件都符合,报了名之后,最后选中了他,从2016年到2019年,他要在西藏日喀则工作三年。
阎:为什么要到这么艰苦的地方去,你们是怎么想的?
高:他符合条件。
阎:他不去谁去?
高:是的,我们从没想过要逃避或者怎么样,明知道到农村、到高原条件会很艰苦,但正像您说的他不去谁去?这是兰大给予我们的教育。当然,对他来说可能最大的遗憾是缺失对孩子的陪伴和成长,孩子上初二他去包村,等到他2019年从西藏回来的时候,我们孩子就该上大三了,但是我觉得他的工作经历对孩子也是正面的促进影响,是一个正能量,一种奉献精神。
阎:孩子在哪里上学?
高: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今年九月份开学,我送孩子上学。我爱人在西藏去不了。现在虽然我们三个人在三个地方,我在济南,他在高原,孩子在香港,但是我们三个人建了一个群,平常晚上睡觉前三个人还会在群里聊一聊,大家开开玩笑互相调侃一下,也挺开心的,今天,在这种信息化时代,距离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加入山东校友会,为校友服务
作为兰大人,离开母校这么多年,其实我们内心一直是怀念的,因为我人生中最有活力和激情的7年是在兰大度过的。2010年兰大山东校友会成立,有校友联系我让我去做主持人,因为没有过相关经历,起初还是有些胆怯的,在舞台上和讲台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开始我是拒绝的,后来想了想我觉得校友都是自己的家人,就算是出错了,我觉得大家也都能够体谅我,于是就接下来了这个差事。从那时起我就成为山东校友会的一员,和一些热心校友共同为广大山东校友服务,直到2013年山东校友会换届,我有幸被推选为山东校友会的秘书长,给了我一个为校友、为母校服务的机会。
这期间我们做了很多活动,比如举办全省校友聚会和一些公益型的小型主题活动。2012年,我们为一位校友的孩子举行了募捐活动,这位校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我们校友会通过济南医疗界的校友帮忙,让孩子住进了山东省最好的医院——齐鲁医院儿科,在孩子治疗过程中我们又发动山东校友为孩子募捐,最终也得到了喜人的结果,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在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还为1992级法律的一位出车祸的校友发起了募捐活动。这个校友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又遭遇了不幸,所以我们呼吁在鲁校友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最后他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代表山东校友会参加了追悼会并送去了花圈。除了上述对困难校友的爱心救助活动以外,我们还经常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我们成立了兰大山东校友会羽毛球队和登山队。我们的羽毛球队在2014年参加山东省高校羽毛球联盟赛,参赛的高校有大连理工、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校友组织,一共是八支羽毛球队,我们为母校争光取得了联赛冠军。而且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们兰州大学羽毛球队的队员年龄普遍偏大,三分之二以上是八十年代入校的师兄,年龄最大的是1980级数学系的一位师兄。兰大羽毛球队的师兄们虽然年龄偏大体力不占优势,但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现场经验最后取得了冠军。我们的登山队基本上半个月会有一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身体,也增进了校友之间的感情,加强了校友之间的凝聚力。
对于地方校友会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母校。兰大是每个校友的精神家园。虽然毕业后我们身处异地,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每个校友都思念着母校,母校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让我们欢欣鼓舞。我们校友会作为搭建母校和地方校友之间的桥梁,始终保持着和母校的密切联系。当有母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到山东,我们校友会的重要工作就是做好接待服务工作。这期间我们接待了兰大化学院、物理学院的一些领导。除了接待母校领导的服务工作外,我们还积极探寻新的服务方式,把为母校服务的工作更深入地推进。我觉得兰大作为双一流大学,学校的发展必须招收优质的生源,所以我们就想把这方面的工作更深入、更具体地做下去。兰大必须引进优质的生源。我们发动资源,和山东省教育厅对接,通过山东省教育厅的帮助,和省内重点高中取得联系,帮助兰大自主招生宣传组进入重点高中做宣传。下一步我们还想把各个重点高中的校长请过来,然后把母校的领导和宣讲老师请过来做宣传,让大家能更多地了解兰大,因为我们兰大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学校,只是坐落于西北,地理位置的劣势导致我们的生源不好。通过这样的宣传让山东的学生对兰大有更直观的认知。对于贵在打基础的本科阶段的学习来说,兰大的学习氛围、严谨的学风会让进入兰大学习的学子们受益终身。我们现在还做的一项工作就是针对从兰大毕业回到山东的学生。我们通过母校取得他们的联系方式,然后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我们现在联系到了47个,把他拉到我们山东校友群里面。我们校友会在今年的十月份举行了第一届回乡校友迎新会,会上请了几位老校友和他们沟通、交流,从他们工作以及处事的方方面面给他们讲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他们能尽快地融入职场和社会,这种方式不仅让新校友获得归属感,也切实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这项工作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这是我们现在已经做的两项工作。第一步是在招生环节,我们为兰大的宣传提供服务工作,第二步是我们把毕业回乡的校友接到校友会里面给他们温暖,给他们家的感觉。还有一个就是山东校友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校友会能做什么?我们已经和母校以及山东的部分校友进行对接。我们会把山东校友的企业作为兰大学生的实习基地,让他们假期回来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实践机会。通过这样的锻炼,将来他们步入社会能更从容。这样我们就从入学、在校期间以及他们毕业回到山东,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校友会在现有的情况下,为母校所能做的最实际的、最基础的工作。
阎:您对兰大这种真挚的感情让我深受感动。这次大会山东校友会评上了先进,希望您继续发扬兰大精神把校友会工作做得更好。
【人物简介】
高岩:女,汉族,1973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现任兰州大学山东校友会秘书长。1991年至1995年就读于兰州大学法律系,1995年至2002年任教于聊城大学经法学院,2002年至2005年,在兰州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曾出版《经济法学经典案例分析》《公共建设工程政府监管法律机制研究》等多部著作,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课题多项,在《理论学刊》《东岳论丛》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08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2017年1月当选为民进山东建筑大学支部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济南市历城区第八届和第九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