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档案馆 > 萃英记忆>校友记忆

【萃英记忆】刘玉孝:缅怀恩师段一士先生

发布时间:2017-04-04   字体大小T|T

   时间:2016年12月24日

       地点:萃英大酒店
       人物:刘玉孝
       采访人:王秋林
       摄影:红叶
       文稿审定:段小平 陈闻歌

  王:刘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段一士先生刚刚去世,现在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都沉浸在悼念缅怀之中。您是段先生的学生,请您回忆一下,段先生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刘:我追随恩师段一士先生十三年以来,一直在恩师身边,万万没有想到恩师这么快就走了。这几天悲痛的心情一直被各种事情压抑着。非常感谢“萃英记忆”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缅怀恩师。

  2001年,我从兰州大学物理学基地班毕业。保研时,同乡建议我选微电子方向,以便毕业后有个好的工作,能尽快改变家里经济困难的状况。后来经过考虑,“自私”的我还是选择了自己的理想——理论物理。早在高中阶段,罗祥君老师精彩的课堂讲授和对物理学的崇高热情就已经把我带入了物理学的殿堂,他十分推崇段一士先生,推荐我报考兰州大学。今年夏天高中同学和老师聚会时,罗老师还提到希望能(通过我)拜见段先生,如今很遗憾不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了。保研填志愿时,我们按照成绩来选导师,我排名第五,曹利明第六,不过曹利明实在太热爱理论物理,因此我们都推荐他选段先生,他和刘鑫师兄推荐我选赵书城老师。于是后来我到了赵书城老师门下,在赵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关心和热情帮助下,很快就开展了W弦理论方面的科研。现在想想,那些成果主要归功于他们,自己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是编了一个程序替换繁琐的计算而已。赵书城老师在科研和学习上对我们非常严格,有一次我被挂在黑板上10分钟,事后他告诉我基础不扎实一切都是虚的。但是在生活上他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每个月都发一些生活补贴。由于工作劳累过度,2003年9月3日,赵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赵老师是段先生的研究生。赵老师去世后,我和其他几位赵老师的研究生(张丽杰、张修明、王永强、赵振华、张欣会等)就转到了段先生的门下。

  原来我没怎么涉及到广义相对论,对这方面理解很肤浅。后来听完段先生给我们讲广义相对论和引力规范理论后,发现引力理论原来没有那么神秘,数学结构和物理图像是那么的清晰和简洁。

  有一天段先生到自习室找到我,告诉我不要放弃原来关于W弦理论方向的工作,不要怕做冷门的研究,并建议我同时考虑新的方向。他给我写了一个公式,告诉我这是额外维方面的,可以慢慢开展相关的研究。这个公式一直影响我到现在,而额外维理论逐渐成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令人终身难忘。后来段先生于2006年春天专门开设了《额外维与膜世界》这门新课,使我很快就掌握了额外维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进展,为我以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才意识到,原来恩师是为了使我更快地进入额外维领域才开设这门课的。恩师讲那些前沿课程是很有规划的。

  有一次面试,段先生让我们说出狄拉克方程、泡利方程和薛定谔方程的区别和联系。我们说了很多,越说感觉越抓不到重点。他告诉我们,狄拉克方程描述自旋为二分之一的相对论性粒子,泡利方程描述自旋为二分之一的非相对论性粒子,薛定谔方程描述自旋为零的非相对论性粒子。我们恍然大悟。他强调要用简洁的话来表述所学的物理,要“一语道破”、“言简意赅”。

2001年,刘玉孝(右)在段一士先生(中)家中接受指导

  在我博士毕业前一年,我女友(现在的爱人)硕士毕业,我提前和她一起找工作,希望能在同一所高校工作,某学校答应为我们提供一套住房、一个停车位以及不少的安家费和人才引进费。段先生知道后建议我们留在兰大,说兰大平台不错,学术环境好,是做科研的好地方。他亲自出面帮忙把我女友留了下来,于是我2006年博士毕业后就也安心留校了。我留校后被聘为讲师。段先生认为应该是副教授。他亲自跑到学校找了很多次领导,但始终没有结果,本校毕业留校的,学校没有(破格)政策,后来就只好放弃了。2008年我正常申请副教授职位,评审专家建议聘为教授,同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获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于是物理学院给学校打了一个报告,没想到学校直接把我聘为四级教授,同年12月聘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3月又聘为三级教授。此后,学校对留校老师和外面引进的老师一样对待,都有机会破格提升。现在我和任继荣老师的学生魏少文也得益于这些新政策,在毕业留校才四年之后就申请青年教授,在学校答辩排名第一后顺利通过所有外审。我感觉到,段先生当年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调整了相关政策,使得一批兰大青年教师受益,也使得兰大稳定住了人才。

  段先生的恩情,我永世难报,唯有继续努力!

  借此机会表达对恩师的缅怀。恩师一路走好!

    弟子刘玉孝叩拜!

  王:谢谢刘老师为我们讲述您与段先生的故事。段先生会因为有您这样的杰出弟子而感到高兴,就像您所说的,唯有继续努力做好工作,才是对段先生的最好报答。再次感谢刘老师。

人物简介:

  刘玉孝,男,1977年9月生于贵州毕节。现为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理事(2012年至今)。1997年从贵州省毕节二中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2001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6年先后师从赵书城教授和段一士教授,2006年6 月获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6 年7 月留校工作,被聘为讲师;2008 年6 月被兰州大学聘为四级教授;2008 年12 月被兰州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9 年3 月被兰州大学聘为三级教授。

  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规范场论、额外维、膜世界和W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Phys.Rev.Lett.、Phys.Rev.D、JHEP、Phys.Lett.B 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110余篇SCI 学术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

  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8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优青)”项目资助。